荊州中學舉辦首屆歷史文物模型制作大賽
觸摸滄桑歷史 感受千年傳承
為進一步貫徹落實“雙優化”整治百日攻堅行動,推動歷史教育高質量發展,進一步激發同學們歷史學習的興趣,培養觀察能力、思考能力、動手能力、表達能力,涵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,荊州中學組織2020級、2021級歷史班全體同學舉辦了以“觸摸滄桑歷史,感受千年傳承”為主題的首屆歷史文物模型制作大賽,以期做到“學史明理、學史增信、學史崇德、學史力行”。此次比賽由教科處舉辦,歷史教研組承辦。
本次比賽旨在讓學生們真實觸摸文物、探究歷史細節、感知歷史厚度、傳承優秀文化,真正地做到寓教于樂,引導同學們將文物還給歷史,自主建構時空框架。學生們的參與度極高,共有102個參賽集體和個人,他們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圖片,從中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部分,使用陶泥、粘土、紙板、一次性方便筷、牙簽或其他材質的環保材料,采用雕塑、拼裝、剪裁、繪制等方法制作了建筑、文物、歷史遺跡、科技模型等各類作品,豐富多樣,讓人目不暇接。
從《豬紋陶缽》《后母戊鼎》到《虎座鳥架鼓》《秦始皇陵兵馬俑》,從《西漢雁魚宮燈》《隋李靜訓鬧蛾撲花冠》到《鄭和下西洋》《元雜劇演出壁畫立體模型》,從《紅軍長征路線圖》到《復興號》,從古至今,展示了中華文明千年歷史,透視了古今風云變幻,傳承了優秀中華文化。從《楔形文字》到《呂底亞、雅典、羅馬、波斯白銀貨幣》,從《羅馬斗獸場》到《新航路路線》,從《珍妮紡紗機》到《世界經濟組織》,世界歷史的畫卷逐漸被鋪開,縱橫千年,亙古不變,底蘊深厚,激發了學生們久遠的探知欲。
5月25日,經過歷史教研組細致地研討、綜合評比后,參賽作品中誕生了20名特等獎,30名一等獎及二等獎若干名。
評比后,參賽作品全部在教學樓東側展出,學生與老師們紛紛駐足觀看,好評如潮,都為同學們的動手能力、創造能力所驚嘆。
歷史是一幅流芳百世的錦繡畫卷,在人類社會中展現著它永恒的藝術魅力。文物模型讓歷史真正實現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。學生親手制作的文物模型,讓死的歷史“活”了起來。并且,在制作歷史文物模型的過程中,學生融入了自己對歷史文物的了解、觸摸、解讀和感悟,對歷史學習大有幫助。
本次比賽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們的大力支持,并對本次活動的教育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。歷史文物模型大賽的舉辦,既加深了學生們對歷史文物的了解和感悟,激發了歷史學習的興趣,又培養了學生們傳承千年歷史,弘揚優秀文化的責任和習慣,緊密地貼合了新課標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要求,更好地助力了新高考下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。